首页 > 栏目列表 > 正文

斯大林的糜烂生活

斯大林的糜烂生活
阅读数23516
斯大林的糜烂生活
吻メ尔之眸
吻メ尔之眸
个性签名:在人生的素笺上清墨淡写下旧时暗恋

斯大林在位期间发生的事

斯大林在位期间发生的事
斯大林,生于1879年12月9日,卒于1953年3月5日,是苏联共产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苏联大元帅。在斯大林的一生中,军事活动占有重要地位。他对苏联军事理论和军事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斯大林是极具争议的政治家,他领导了苏联的重工业化和军事化,使苏联得以具备抵抗强敌的实力,而且作为统帅,领导苏联赢得了卫国战争的胜利;但是在他的领导下,残酷的政治清洗、消灭资产阶级和富农、个人迷信、凌驾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以及执行残酷的民族政策等做法,令他获得暴君的名声。
斯大林,原名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朱加施维里,1879年出生在高加索格鲁吉亚的哥里城。他的母语是格鲁吉亚语,与俄语有很大的差别,后来他学会了俄语,讲俄语时总带有很重的格鲁吉亚口音。

在十月革命中,斯大林并没有起主要作用,他并不是高级领导人。他曾参与指挥了著名的察里津保卫战,与苏俄红军中著名的第一骑兵军军人结下友谊,这批军人也成为苏德战争中红军高级指挥员的中坚。为纪念其功绩,察里津改名为斯大林格勒(1961年又更名为伏尔加格勒)。
斯大林是在贫困中长大的。他父亲是个皮鞋匠,常常嗜酒无度,毒打儿子,斯大林十一岁时父亲去世。儿童时期的约瑟夫就读于哥里的一所教会学校。十多岁时进入第比利斯一所正教中学读书,1899年他因宣传推翻沙皇政府的思想被学校开除,随后参加了地下的马克思主义运动,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党员。1903年该党发生了分裂,他站立在布尔什维克一边。1912年奉列宁的指示创办《真理报》,被沙皇政府先后逮捕七次、流放六次,从流放地逃出五次。有人认为这个时期的某个阶段中他实际上有可能是一个双料特工。就在这期间,他开始接受列宁的建议使用“斯大林”这个匿名,意为“钢铁的人”。

十月革命后的两年中斯大林表现得很积极,1922年成为党的总书记。这一职务使他在党的工作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是列宁逝世后他在夺权斗争中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
列宁想让托洛茨基当自己的接班人。事实上列宁在他的政治遗嘱中已提到斯大林太残忍,应该撤销他的总书记职务。但是列宁逝世后斯大林成功地把它销毁了。他进而又与列夫·加米涅夫和格里哥里·季诺维也夫两位重要的政治局委员合作,形成“三驾马车”,即三人政治。他们三人成功地战胜了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选举他继续担任党的总书记,并获得最高领导权。

随后斯大林把党内政治斗争矛头指向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战胜了“左翼敌对势力”(即托洛茨基、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后,又逐步地采纳了几项由他们提出的政治建议。不久以后,斯大林又把矛头指向党内的右翼领袖──他从前的同盟,而且也取得了胜利。到三十年代初,他成了苏联惟一的领导人。
斯大林在位期间发动了一系列清洗运动,195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一群医生由于阴谋暗杀高级官员而被捕。这听起来使人感到斯大林在计划另一场大规模的清洗运动。但是1953年3月5日,这位七十三岁的领导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逝世了。他的遗体被安葬在红场陵墓里,和列宁的遗体并放在一起。
斯大林去世之后,赫鲁晓夫在朱可夫元帅的帮助下,将贝利亚逮捕枪决,罢免了继任的苏共总书记马林科夫,最终坐上苏联的第一把交椅。并在1956年苏共二十大上做秘密报告,全面批判否定斯大林,此举震撼了当时的东西两大阵营,非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大量党员退党。赫鲁晓夫还把斯大林的遗体从列宁墓中移出来火化,骨灰埋在了克里姆林宫墙下。

斯大林的家庭生活并不很幸福。他1904年结婚,但三年后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斯瓦尼泽就死于痨病。他俩的独生子雅各布布布在第二次大战中被德国军队捉去,德军提出要互换战俘,被斯大林以“我不会用一名将军(元帅)交换一名士兵”的回答予以拒绝,1944年雅可夫在德国的俘虏营中扑向电网自杀。1919年斯大林再度成婚,这第二个妻子娜杰日达·阿利卢耶娃也在1932年死去了。据报道说是自杀,但有传言说是斯大林杀的,或说是他指使人杀的。斯大林的第二个妻子生有两个孩子,儿子瓦西里是空军军官,二十四岁成为苏联最年轻的空军少将,因为在严重的飞行事故中负有责任而被撤职,后来变成酒鬼,被关进监狱,于1962年死去。斯大林疼爱有加的女儿斯维特拉娜于1967年从苏联叛逃到美国。斯韦特兰娜的女儿,也就是斯大林的外孙女是一名火山科学家,从年轻时就定居在堪察加半岛的火山观测站,她反对母亲的政治立场。

在俄罗斯还有一种说法,历史学家从绝密档案中发现斯大林还曾经有过一个私生子。
斯大林个性的突出特点就是他那绝对的残忍性。他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和怜悯之心。他满腹狐疑,几乎到了如痴如狂的程度。但是他有卓绝的才干,精力旺盛,坚毅不拔,思路敏捷,智慧超群。他对各种艺术门类,特别是文学和音乐涉猎良多,并有不俗的品味。

虽然许多人指责斯大林是过于残酷和犯下严重罪行的独裁者,在列宁去世后执政苏联的三十多年间多次进行党内外的清洗活动,利用政治保卫局、内务人民委员会(克格勃的前身)等组织严密控制人民的思想言论自由,但斯大林对于发展苏联经济和军事,打败法西斯德国以及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作出过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不过军事史学家也指出,斯大林1930年代整肃导致红军军官、将领素质大降,是卫国战争初期红军损失惨重的主因之一。
斯大林作为领导人,统治苏联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因而对许多人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事实上,如果把一个领导人对同代人的全部影响与他所统治的人数、控制的程度和掌权的时间按正比计算,那么斯大林在历史上也许是无与伦比的领导人(也许有人认为这个头衔应给毛泽东戴上)。斯大林在一生中把数以百万计的人送上了断头台和劳改营(在他的多次清洗中究竟死了多少人无从计数,可能要接近两千万)。

因此,斯大林在这期间的影响毫无疑问是巨大的。但他的影响究竟能存在多久尚不能定论。例如,自斯大林死后,秘密警察伸向苏联人民的铁爪已经大大地收敛了。
人们常常把苏联的工业化归功于斯大林,这种说法有点过头了,其理由有两点:第一,即使没有斯大林苏联也会实现工业化,这一点看来可以确信无疑;第二,虽然斯大林可能加速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但他并不是工业化的开创者,沙俄在1914年就已成为世界上第五大工业国。
从另一角度来看,如果不是斯大林采用高压手段,苏联农业集体化也许永远不会出现。


吻メ尔之眸
吻メ尔之眸
个性签名:在人生的素笺上清墨淡写下旧时暗恋

现在的俄罗斯人是怎么看待斯大林的?

俄罗斯人对斯大林的看法是大相径庭的:有人视他为党和国家的伟大领导,没有他,列宁思想不会发展,他在经济和反法西斯上贡献巨大;有人则指责他是独裁者,剥削农民,压迫社会。如果说有共识的话,那就是,大家都会承认“斯大林是一个大人物,对历史发展有着巨大影响,不管这种影响是好是坏”。 今天的俄罗斯人多数未曾经历过斯大林时期,但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曾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生活过。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年轻人也开始对斯大林产生兴趣,政府、学校、报纸都告诉他们,要更多地从国家现代化的角度去看待斯大林,作为爱国的一代,他们的付出是为了换来俄罗斯更美好的未来。怀念斯大林已不仅仅是“遗老”们的情结,更是那些为俄罗斯跌出一流国家而忧伤的年轻人如何看待历史和未来的问题。 在过去一年里,俄罗斯政府从言辞和行动上开启了新一轮的“去斯大林化”运动,公开承认他犯下的、一度“被遗忘”的一些罪行,这些罪行在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主政时期曾被揭露。自去年年底开始的这轮“去斯大林化”运动有逐渐升温的趋势。去年10月30日,也就是“斯大林大清洗遇难者纪念日”,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视频博客中毫不含糊地谴责了“斯大林的罪行”,并称这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大的悲剧之一”。然而,不管“去斯大林化”运动的动机如何,正式承认斯大林的罪行无疑是一个社会的进步。

吻メ尔之眸
吻メ尔之眸
个性签名:在人生的素笺上清墨淡写下旧时暗恋

斯大林和女儿的感情

斯维特兰娜·阿利卢耶娃(Swetlana Allilujewa )是斯大林3个孩子中唯一的女儿,是他最疼爱的“公主”,也是他最彻底的“叛徒”。她终生都在“去斯大林化”,竭力摆脱父亲的阴影,追寻自由的生活。

6岁丧母;中学时开始与父亲“交恶”;数次婚姻失败;流亡欧美40 余年;长期与子女分离。作为女人,如果生命中遭受过其中一种际遇就已经算是大不幸,斯维特兰娜却经历了这一切:“我这一生太沉重了,沉重得不堪倾诉,更不堪活下去。”

。但斯维特兰娜渐渐发现丈夫非常软弱,他凡事都要听命于前岳母,就连家庭琐事也不例外,这让她感觉到自己再一次陷入了受束缚的状态中。仔细考虑后,她又一次离婚了。 永远无法挽回的亲情 1967 年,斯维特兰娜从印度飞往美国时是只身一人,她把一儿一女孤独地留在了俄国。此后的27 年,由于受到俄国政府的限制,双方通电话的次数可以用一只手数得过来。1984 年,她带着小女儿回到俄国,冷淡的儿子和不愿见自己的女儿,让她饱尝了失去亲情的痛苦。 斯维特兰娜在外流亡20 几年,虽然有小女儿奥尔加的陪伴,但她仍常常思念远在俄罗斯的一双儿女,她觉得太对不起两个孩子,多年前,她一个人去了印度之后就没有再回去,把两个还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了莫斯科。1984 年,后来又在英国生活了一段时日的她考虑回莫斯科看一看。9月初,她给苏联大使馆写了一封信,请求容许她回到莫斯科。 多年来,她几乎失去了儿子约瑟夫和女儿卡佳的消息,她只知道儿子离婚后娶了第二任妻子,他现在是一名医生。而女儿卡佳是一名地球物理学家,住在堪察加半岛,有个3岁的女儿。 当斯维特兰娜乘坐的飞机抵达莫斯科时,她思绪万千,却也异常平静:“我怎么一点儿都不激动?我为什么没有哭?”来接机的是政府部门派来的一位女士,约瑟夫和卡佳都没有来。随后,在饭店里,她见到了已经39 岁的儿子,由于嗜酒如命,他看上去沧桑得像个小老头儿;而女儿卡佳,则根本没有出现,此后,她永远都没有见过女儿,因为卡佳无法原谅母亲当年的行为。直到8个月后,她才收到了女儿的一封信,当斯维特兰娜激动地打开信封时,却只看到了写有几行字句的小纸片。那句“我不原谅您”刺痛了她的心,信上,卡佳说不再想见母亲,也不希望她找办法见自己,更不要她干涉自己的生活。纸条上只有一句有人情味的话,那就是祝愿妹妹奥尔加“有耐心和坚强”。结尾处,她只写了“dixit ”几个字母,意思是“就讲这些!” 斯维特兰娜和奥尔加在莫斯科待了4周后,他们回到了家乡格鲁吉亚,他们还去了斯大林的故乡哥里,一年多后,斯维特兰娜决定回到英国。 晚年,斯维特兰娜走进了修道院,成为修女:“对我来说,上帝是获得生命和争取平等的力量,我谈论上帝的同时就在谈论幸福和生命。我相信人类应当统一,而不是分裂,应当较少争斗。人类应当共同为从善发挥作用。这就是我对上帝的信仰。” 奥尔加21 岁的时候在英国嫁给了一个叫伊文斯的年轻人。她中断了学业,当过女模特、工厂女工和英国地产抵押顾问。然而,两人的婚姻仅维持了两年。后来,她回到了美国的威斯康星,斯维特兰娜一个人继续留在了英国。 晚年的时候,斯维特兰娜曾接受了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采访,参加了《克里姆林宫公主》这一纪录片的拍摄,她这样叙述自己的一生:“我从来不曾有过普通人的生活,这都写在了我的前额上,人们都知道我是谁和我是怎样的人。我不可能宣布跟自己脱离关系,我的父母也没有跟我脱离关系,您知道吗?我也不可能声明,我跟他们从来没有关系。这就是命运,我必须忍受这种命运。” 她还说道:“我看自己是美国人,我的种族根基在格鲁吉亚,不在苏联,但作为作家我是俄罗斯人。”斯维特兰娜曾写过4本书,用来回忆自己的生活、自己的父亲,在国外流亡期间,她正是通过这些书的稿酬来维持还算不错的生活。而读者们也是通过这些文字来深切感受她坎坷曲折的一生。


吻メ尔之眸
吻メ尔之眸
个性签名:在人生的素笺上清墨淡写下旧时暗恋

斯大林娶了自己18岁女儿,是两情相悦还是另有隐情?

他是“最伟大的俄罗斯人”之一斯大林,却娶了自己十八岁的女儿为妻,究竟是两情相悦还是另有隐情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说到斯大林大家都不陌生,他出身鞋匠之家却成了一代人的领袖,在他的领导下,国家的经济和其它事业有了一段快速的发展时期。有人说他伟大,也有人说他太残暴,不管怎样,都不能否认他的一生是充满传奇色彩的。 因为伟大,所以畏惧。斯大林在世的时候,没有多少人敢公开谈论他的私生活。但是随着保姆《斯大林的女人们》一文的发表,斯大林的混乱而又荒唐的私生活暴露在人们的面前。文中曾称,他的第二任妻子娜杰日塔·阿莉鲁耶娃很可能是他的女儿。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斯大林什么时候有了这样一个女儿?他又为什么会娶自己亲身女儿为妻呢? 斯大林不仅是政治上的传奇人物,他的私生活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和第一任妻子卡佳结婚之前,斯大林就和一位名叫奥莉佳的有妇之夫偷偷来往,在卡佳去世后,他又有了第三个女人安娜,在和安娜生活了短短的六年之后,斯大林又和第四个女人娜杰日塔好上了。 而这个娜杰日塔就不简单了,她有可能是斯大林与第一个女人奥莉佳的孩子。 为什么会有这样荒谬的言论呢?芦紫在她的书《领袖床事》中记录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斯大林和娜杰日塔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斯大林一气之下说:“你怎么能这样和我讲话?你知道吗?你是我女儿。” 这种传言的真实性无从考证,但是所有的言论都不可能空穴来风。斯大林混乱的私生活必然带来灾难性的后果。那么斯大林和娜杰日塔为何会发生如此激烈的争吵?因为寻求刺激的斯大林又有了新的女人,这个女人就是罗莎,她是斯大林的亲密战友冈察诺维奇的妹妹。 当婚外出轨的行为被娜杰日塔知道后,免不了一场腥风血雨般的争吵,试问哪个女人在知道丈夫出轨后还能无动于衷呢?娜杰日塔在经过与斯大林的短暂相处后就自杀了。对于她自杀的原因,有两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是因为两人的意识形态存在分歧,也有人说娜杰日塔接受不了和自己父亲结婚的事实。 小编更赞同第二种说法,无论是像斯大林那样的领袖还是普通的夫妻,想法不同可以慢慢适应,总不至于闹到自杀的地步吧? 一个男人有多个女人是可以理解地,但是娶自己地女儿这种事情就荒唐至极了?斯大林之所以违背伦理娶了自己地女儿,可能是因为对第一个女人的怀念,也可能是为了寻求不一样的刺激,但是故事的真相我们无从知晓,只能揣测。 事实表明,一个女人的保鲜期十分有限,一旦男人失去了对一个女人的兴趣,只有责任和真实的爱可以长久地维持彼此的关系。斯大林如此,普通人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