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栏目列表 > 正文

玉米病害

玉米病害
阅读数16850
玉米病害
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
个性签名:勇敢追求梦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玉米病害防治

苗期应加强蚜虫的防治,可选用9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乳剂300mL/hm2与7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125g/hm2混合兑水450kg/hm2,对病虫害进行一次性防治,可以减少玉米生长后期病虫害的危害程度。 对玉米抽雄、吐丝期出现的双斑萤叶甲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防治;对露雄期出现的玉米螟选用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灌心,或辛硫磷颗粒剂22.5-30.0kg/hm2撒入心叶防治。 扩展资料 玉米土肥水管理:定苗后及时中耕,清垄灭茬,促进根部下扎。其中,防倒的关键性措施是增施钾肥、苗期控水和防止过密。玉米根深才能株壮和抗倒能力强,土壤旋耕2-3年后要深翻1次。深松土壤35cm,分次施氮肥,增施有机肥。 在测土掌握地力的基础上,根据目标产量9000kg/hm2以上,施肥量为速效氮150kg/hm2以上、速效磷60kg/hm2以上、速效钾75kg/hm2以上,有条件的增施硫酸锌22.5kg/hm2作底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玉米

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
个性签名:勇敢追求梦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玉米的各种病害图和防治方法

1. 玉米的各种病害图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它也面临着很多病害的威胁。以下是玉米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其病害图:



1.1 玉米花叶病:病原菌为花叶病菌,常发生在玉米的苗期和生长期,会导致花叶变黄、发枯甚至死亡。



1.2 玉米锈病:病原菌为锈菌,通常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易发生,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小黄点并逐渐扩大、变为橙色、棕色或黑色,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减轻玉米的产量。


2. 玉米病害的常见防治方法


对于玉米的各种病害,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2.1 做好土壤消毒。在播种前,先消毒土壤,以杀灭病菌和虫卵,减少病害的发生。消毒方法可以选择化学消毒或物理消毒。



2.2 使用病害抗性强的品种。选用病害抗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和扩散。



2.3 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持田间通风,减少玉米叶片潮湿时间,是预防病害的重要措施。



2.4 使用农药防治。在病害发生早期,可使用适量的农药喷雾进行防治,减轻病害对玉米的危害程度。


3. 玉米病害的生物防治方法


除了化学农药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防治玉米病害。



3.1 施用有益微生物。如施用具有拮抗作用的有益微生物,利用其抑菌作用,减轻病害的危害。



3.2 利用植物提取物。一些植物提取物含有较高的杀菌物质,可用于防治病害,如用茶树油溶解后喷雾可有效抑制玉米锈病。


4. 玉米病害的环保防治方法


环保防治方法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具有环保、经济等优点。



采用玉米秸秆还田,菌群复杂、代谢繁琐,对土壤微生物及其菌落组成有很大的影响,不仅可调节土壤面土壤碳库、氮磷钾等养分供给,而且可增强土壤微环境稳定性,起到抑病增产的作用。此外,强化频繁轮作模式,结合优良耐寒、耐旱品种创建混作模式,可以起到显著的抗病增产效果。


5. 玉米病害的预防工作


在种植玉米前,可以通过以下预防工作来减轻病害的危害:



5.1 玉米播前必须对土壤进行消毒,以杀死病菌和病虫卵。



5.2 种植抗性强的品种。



5.3 采用精细化管理技术,保持地块干燥通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



5.4 在病害发生初期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


6. 玉米病害的意义


病害虽然对玉米的生长和发育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粮食安全产生了重要意义。通过对玉米病害的防治研究和实践,可以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不眠之夜
不眠之夜
个性签名:勇敢追求梦想,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玉米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玉米常见的病害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茎腐病、丝黑穗病、粗缩病等。1、大斑病: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100克兑水50公斤做喷雾处理,连喷2-3次即可。2、小斑病: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连喷2-3次即可。3、锈病: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连喷2-3次即可。 一、大斑病 1、症状 该病害主要危害植株的叶片、叶鞘、苞叶部位,发病后叶片下面会出现青色的水渍状斑点,并且会向叶脉两端扩散,变为梭形(面积约为5-10厘米左右),病情严重时叶片会枯死。 2、防治方法 (1)发病初期,亩用50-100克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兑水50公斤进行喷雾,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2)心叶末期至抽雄期,亩用50克50%好速净可湿性粉剂兑水喷雾,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 二、小斑病 1、症状 植株的叶片、茎部、果穗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病部会出现褐色的水渍状小病斑,之后病斑会扩大至0.5厘米左右,形状呈椭圆形,边缘具有紫红色晕圈,导致叶绿组织受损,穗粒腐烂掉落。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隔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三、锈病 1、症状 (1)植株的叶片、果穗、苞叶为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叶片的正反面会出现浅黄色斑点,之后斑点会逐渐扩散成长圆形的脓疤(颜色多为褐色),脓疤破裂后会飘散出铁锈色的粉状物。 (2)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黑色的圆形突起物,破裂后会飘散出黑色粉末,导致叶片提前枯死。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每隔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次。 四、茎腐病 1、症状 植株的根茎部是此病害的主要危害部位,发病后,植株的茎基部皮层变为淡黑色(环绕茎基部1圈),叶片会变黄枯萎,如果病情较严重,则茎基部和根部会腐烂,导致全株死亡。 2、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喷施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五、丝黑穗病 1、症状 (1)发病植株的果穗、顶端较小,基部较大,不吐花丝。 (2)除了苞叶之外,整个果穗变成黑粉包,苞叶不易破裂,黑粉不外露。发病后期,苞叶破裂后会散出黑粉。 2、防治方法 (1)将2%立克秀按照种子用量的0.2%进行拌种,或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照种子用量的0.4%进行拌种。 (2)植株抽雄前,喷施20.75%万兴乳油15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6000倍液。 六、粗缩病 1、症状 (1)心叶基部的中脉两侧出现透明状的虚线斑点,之后慢慢扩散至全叶,叶背的中脉上出现蜡白色突起,长短不一。 (2)病株的节间明显缩短,严重矮化,叶片密集丛生,呈对生状。 2、防治方法 (1)播种时,用20%“病毒A”与75%甲拌磷乳油按照种子用量的0.2-0.3%混合并拌种。 (2)3-4叶期,用20%“病毒A”600倍液+10%吡虫啉10-15克进行混合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