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 MP5冲锋枪的介绍 德国HK公司设计和制造的HK MP5冲锋枪,由于受到很多国家的军队,保安部队和警队的青睐,作为制式枪械使用,所以该枪具有极高的知名度,也是黑克勒-科赫制造的最著名和生产量最多的枪械产品。 HK MP5采用HK G3系列结构复杂的闭锁枪机,并采用传统滚柱闭锁机构来延迟开锁,射击时枪身跳动较小,准确性大大提高。 标准型的HK MP5虽然有高命中精度、可靠、后坐力低及威力适中的优点,但HKMP5结构复杂,容易故障,单价高昂目空枪也比新一代的冲锋枪重。 HK MP5使用手枪弹虽然在可能发生的混战或罪徒胁持人质的场面中防止误杀队友或无辜者,但同样使枪支无法贯穿防弹衣,目射程不远,只有200米,难以应付较远距离的敌方步枪兵。 HK MP5冲锋枪性能参数: 生产商:HK 公司 枪机种类:滚轮延迟反冲式、闭锁式枪机 总重:2 千克 发射速率:900 发/分钟 全枪长:325 毫米 枪口初速:375米/秒 枪管长:115毫米 弹容量:15发、30发可卸式弹匣 弹药:9x19 毫米鲁格弹 瞄准具型式:机械瞄具
HK MP5冲锋枪的介绍 20世纪50年代初,北约和华约开始进行暗战坚持阶段,1954年原西德拟定了新的军备方案,并翻开了与制式步枪不同的制式冲锋枪试验,以此为促进国产冲锋枪的研制开发。德国国内各大枪械公司参与了这次试验,而一些国外的进口枪也参与其间。 同年,为参与这次试验,HK公司的规划师蒂洛·黙勒(Tilo MÖler)、曼佛雷德·格林(Manfred Guhring)、乔治·塞德尔(Georg Seidl)和赫尔穆特·巴尔乌特(Helmut Baureuter)开始了命名为“64号工程”的规划作业,这项规划的制品是使G3步枪小型化的冲锋枪,命名为MP·HK54冲锋枪。该枪发射9×19 mm手枪弹,准星与初期的CETME步枪类似,呈圆锥形,照门则与后期的CETME步枪类似,为翻转式。 20世纪60年代初,HK公司忙于G3步枪的出产,末能顾及HK54的翻开,直到1964年HK54没有投入出产,仅有少量试制品。1965年,HK公司才公开了HK54,并向德国戎行、国境警备队和各州差人供应试用的样枪。 1966年秋,西德国境警备队将试用的MP·HK54命名为MP5(Machine Pistol 5)冲锋枪。这个试用的称谓就这样沿用至今。 同年瑞士差人也选用了MP5,成为第一个德国以外选用MP5的国家。 通过试用,HK公司对MP5原枪型的瞄具进行了改善,将翻转式照门改为可在25~100m之间调整的反转环式照门;显露的准星改为带防护圈的准星;带鳍状物的枪管改为光滑的不带鳍状物枪管;枪管前方增加了三片式的卡笋,用以设备消声器、消焰器之类的各种枪口附件,通过上述改善的MP5被称为MP5A1。 MP5的性能优越,特别是它的射击精度恰当高,这是由于MP5选用了与G3步枪相同的半清闲枪机和滚柱闭锁办法。当武器处于待击情况在机体复进到位前,闭锁楔铁的闭锁斜面将两个滚柱向外挤开,使之卡入枪管节套的闭锁槽内,枪机便闭锁住弹膛。射击后,在火药气体效果下,弹壳推动机头撤离。一旦滚柱彻底脱离卡槽,枪机的两部分就一同后坐,直到碰击抛壳挺时才将弹壳从枪右侧的抛壳窗抛出。由于MP5的枪机原理,在上膛时要让枪机快速复位,不然很简单复进不到位。因而MP5的标准操作办法是先把拉机柄卡到拉机柄槽的尾端,装好弹匣后,用手拍下拉机柄,让枪机在复进簧的推动下复位。这种操作办法是MP5的特征,所以我们能够在一些记录片或影视作品中看到这种用力“拍拉机柄”的洒脱镜头。 其他由于MP5的枪机过轻并且仍是闭膛待击,不像前冲击发枪机那样到位即击发,因而MP5的枪机框内有一个空腔,内装有38.6克重的懈怠情况的钨砂作为惯性体。当枪机前冲到位时钨砂粒前冲抵消反跳力,避免由于枪机组高速碰击枪管节套而产生反跳,导致闭锁不彻底,构成全自动射击连续。
德国HKG41突击步枪 G41(德语:Gewehr41,意为步枪型号41)是由HK公司于1981年研制和生产的突击步枪。该枪发射5.56x45毫米口径步枪子弹,可以同时发射M193和SS109两种弹药。 G41是以G3为基础而设计的,采用了滚转延迟反冲式操作系统。G41以击锤来辅助射击,快慢机的设定为S-E-3-F,即安全-半自动-三发点射-连续射击。用来表示发射的标志是一颗子弹图像,既能防止误射又能起到安全说明书的作用。 G41还采用了手动式复进助推器,可完全地将枪机进入闭锁状态,拉机柄会在弹内的最后一发子弹射出后开放枪机,弹靠定位式防尘盖会在发射时打开,以让尘土和弹壳飞出枪外。 英文名称:HKGewehr41AssaultRifle。 研制国家:德国。 制造厂商:HK公司。 重要型号:G41A1、G41A2、G1A3、G41K、G1TGS。 服役时间:1987~1996年。 主要用户:德国、美国。
德国G41突击步枪 HKG41(Gewehr.41)突击步枪,是一种由德国军火生产厂商赫科勒&科赫(H&K)公司,在1981年研制生产的突击步枪,发射M193和SS109两种型号的5.56×45 mmNAT0北约标准口径步枪子弹。 G41的设计概念来自于同样是5.56mm口径的HK33系列步枪,HK公司希望G41能为德国军队提供了一个能够符合北约标准的,更现代化的武器平台。但由于其高昂的售价(1700美元),德国联邦国防军并未采购选用。 HK公司已把HKG41型步枪停产,但其生产权被意大利军火生产商路易吉·弗兰基公司所收购。G41步枪是HK公司为取代已经过时的HKG3自动步枪而研制开发的,所有的研发经费都由HK独力负担。 该枪曾在1979年9月交付德国陆军部队进行测试,还曾在1980年代初期参加过意大利军方的新式步枪投标,但结果是意大利军方没有采用,由于价格等原因,在德国国内,也无法替代G3步枪。 在上世纪的1990年,两德统一,装备新步枪的需求变得不是太紧迫,德国也需要减少军费开支,结果在1995年时,德国军队选择并全面装备了G36型系列突击步枪,由于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和执法机关大规模装备,在1996年,HK公司全面停产了G41步枪。 HKG41是以7.62mm口径的HKG3步枪为基础开发的。采用了一种滚轮延迟反冲式枪机系统,枪机头部由两片式结构组成,包含两个用于闭锁的滚轮和斜楔式闭锁片。射击时,被点燃的子弹火药,所产生的高压燃气压力会作用到枪机上,然后传递到滚轮。 G41快慢机的设定是保险一单发点射一3发点射一连射,发射选择标示是子弹图形样式的直观图案,而快慢机选择组件在机匣的左右两侧设置,双手都可以操作使用。该枪采用了金属制弹匣,容量为30发。弹匣释放按钮的位置是在步枪机匣的左侧、弹匣井的上方。 G41也采用了手动式复进助推器(与美国M16系列步枪类似),位于机匣右侧上方,可通过操作复进器完全地把枪机推入闭锁状态,拉机柄会在弹匣内的最后一发子弹发射后空仓挂机,抛壳口外设有弹簧定位式防尘盖。 冷锻工艺制造的碳钢枪管,内有4条膛线组成的六边形阴膛径,能够使用5.56×45mm北约口径标准弹药,枪管头部配备消焰器,可以发射22mm枪榴弹或装上消音器。G41的金属机械瞄具,是由一个旋转鼓状照门和冠顶前准星组成。鼓状表尺照门有三个不同直径的觇孔照门以对应不同的射击距离(200,300和400米),还有一个三角形的缺口式后照门(100米)。 机匣上部顶盖,加工有凹槽式接口,可以使用HK专用的瞄准镜座连接装置,用来以安装光学瞄具。枪管上还可安装两脚架、刺刀。G.41dw43585G41也可以安装可拆卸式的40毫米的HK79榴弹发射器,但要先将合成纤维材质的下护木拆除。在下挂了HK79榴弹发射器以后,会和G41步枪合称为G41TGS,即手提式榴弹发射系统。 G41系列步枪及其衍生型号有:G41,采用固定式枪托,178mm(1:7英寸)膛线。G41A1,固定式枪托,305mm(1:12英寸)膛线;G41A2,伸缩枪式托,178mm(1:7英寸)膛线;G41A3,伸缩式枪托,305mm(1:12英寸)膛线。 G41K,这是G41A2型号的卡宾枪版本,全长缩短了380mm,采用178mm(1:7英寸)膛线和伸缩式枪托。G41TGS,手提式榴弹发射系统,即下挂HK79榴弹发射器的G41步枪。LFG41,意大利路易吉·弗兰基公司生产的G41步枪。 1988年,意大利军火生产商路易吉·弗兰基公司,从HK公司手中购买了G41的生产许可,1989年,当德国联邦国防军拒绝装备G41时,意大利版的LFG41步枪开始正式生产,型号包括G41,G41A2和G41K型步枪。这几种步枪经过一定的修改后,在1990年时,与贝雷塔AR70/90突击步枪一起装备了意大利军队。 但LFG41只在极少数意大利部队中装备,如蛙人突击队(COMSUBIN),其他意大利部队,包括伞兵部队装备的还是本国生产的贝雷塔AR70/90突击步枪。